人体可吸入颗粒物
正常情况下,人体本身自有办法对付那些颗粒物,只有当颗粒物太多或性质太恶劣时,才可能危害健康。若吸入的颗粒物太多,巨噬细胞们忙不过来,就会出现免疫功能障碍;如果吸入了太多可能致病的病菌和病毒,人可能会闹传染病;如果吸入的颗粒物中含有巨噬细胞啃不动的物质,时间长了可能得“尘肺”;有些肺部的沉积物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(车凤翔,2001)。
人的鼻子是个“过滤器”,那里的鼻毛、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将大多数大于10mm的粉尘过滤掉,只有小于10mm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。因此,人们将“可吸入颗粒物”定义为“空气中≤10mm的颗粒物”。在医学界,人们可能对≤5mm的颗粒物更感兴趣,说这些颗粒物更危险。
吸入点儿颗粒物并非坏事,它们能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。没了颗粒物,人也会生病。例如,高山上的人到了平原,先要面临呼吸道疾病的威胁。1999年,英国的科学家提到,近十年中患花粉过敏和哮喘的人数是十年前的十倍,其原因是,人生活在过于洁净的环境中,主管免疫功能的白血球和巨噬细胞得不到刺激和锻炼,它们要么变懒,要么内讧,致使人的免疫功能降低(赵荣义,2000)。有人做了对比实验,两组人同样生活在较为干净的环境中,其中一组定期接受人为注射的颗粒异物,一段时间后,让他们接触某些污染物,未接受注射的那组人中很多人病了,而另一组则啥事都没有。
空气中的全部粉尘量为“总悬浮颗粒物”,去掉10mm以上的颗粒物,剩下的就是“可吸入颗粒物”,技术上标为TM10。我们经常听到的“可吸入颗粒物”就是这个TM10。如果将5mm以上的颗粒物去掉,剩下的“可吸入颗粒物”为TM5。
表1、可吸入颗粒物与健康效应(尹先仁,1996)
浓度,mg/m3 |
健康效应 |
|
总悬浮颗粒物 |
可吸入颗粒物 |
|
>0.29 |
>0.20 |
免疫功能改变的阈浓度,居民呼吸道疾病患病率开始增加。 |
0.21 |
0.15 |
居住区空气日平均最高允许浓度。 |
<0.16 |
<0.11 |
不引起小学生免疫功能改变的阈下浓度,不引起人群呼吸道患病率增加。 |
表2、国家标准规定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
场所 |
可吸入颗粒物mg/m3 |
名称 |
标准号 |
3~5星级饭店、宾馆 |
≤0.15 |
旅店业卫生标准 |
GB9663-1996 |
1~2星级饭店、宾馆和非星级带空调的饭店、宾馆 |
≤0.15 |
||
普通旅店、招待所 |
≤0.20 |
||
影剧院、音乐厅、录像厅 |
≤0.20 |
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|
GB9664-1996 |
游艺厅、舞厅 |
≤0.20 |
||
酒吧、茶座、咖啡厅 |
≤0.20 |
||
公共浴室 |
未规定 |
公共浴室卫生标准 |
GB9665-1996 |
理发店 |
≤0.20 |
理发店、美容店卫生标准 |
GB9666-1996 |
美容店 |
≤0.15 |
||
天然与室内游泳场所 |
未规定 |
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|
GB9667-1996 |
体育馆 |
≤0.25 |
体育馆卫生标准 |
GB9668-1996 |
图书馆、博物馆、美术馆 |
≤0.15 |
图书馆、博物馆、美术馆和展览馆卫生标准 |
GB9669-1996 |
展览馆 |
≤0.25 |
||
商场、书店 |
≤0.25 |
商场(店)、书店卫生标准 |
GB9670-1996 |
医院候诊室 |
≤0.15 |
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|
GB9671-1996 |
候车室、候船室 |
≤0.25 |
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|
GB9672-1996 |
候机室 |
≤0.15 |
||
旅客列车车厢 |
≤0.25 |
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|
GB9673-1996 |
轮船客舱 |
≤0.25 |
||
飞机客舱 |
≤0.15 |
||
饭馆、餐厅 |
≤0.25 |
饭馆(餐厅)卫生标准 |
GB16153-1996 |
表3、大气日平均颗粒物与空气质量级别(GB3095-1996)
空气质量级别 |
Ⅰ |
Ⅱ |
Ⅲ |
总悬浮颗粒物,mg/m3 |
0.12 |
0.30 |
0.50 |
可吸入颗粒物TM10,mg/m3 |
0.05 |
0.15 |
0.25 |